·您的位置: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细内容 |
水蛭素的功效、作用——实验研究资料
一、功效、作用——实验研究及方法资料
1、抗凝血作用及机制
①水蛭素作用于其中非活性底物物识别位点和酶活性中心两个位点,它们以1:1的方式形成紧密的非共价结合的可逆复合物(结合常数为230fmol/L)而发挥抗凝作用。
②水蛭素是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与凝血酶直接结合,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产生抗凝作用。水蛭素的抗凝作用不依赖Atlll和肝素辅助因子ll。
参考文献:张士斌. 水蛭素的基础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展望.北京医学[J],2008,28(3):173-175.
2、不同来源和结构的水蛭素,其抗凝血机制不尽相同。(1)天然水蛭素可以从多个环节影响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①水蛭素的抗凝血作用见于欧洲医用水蛭(haemadipsa sylvdtris)、亚洲水牛水蛭(hirumedicinalis)和印度水蛭(haemadipsa sylvestris)等。这些水蛭中提取的水蛭素含6个分布相似的半胱氨酸残基,具有相似的三维结构:其N端(肽1-48)由二硫键形成紧密结构,且与凝血酶活性位点结合;其C端(肽55-65)富含酸性氨基酸残基,则与凝血酶的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结合;中间区(肽49-54)的氨基酸残基起协调作用。这种结构可以达到水蛭素与凝血酶呈1:1的比例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对凝血酶有高度特异的抑制作用,起到抑制凝血酶的抗凝血作用。②其他抗凝血作用:Nutt等从墨西哥(Mexican Leech Haementeria offcinalis)唾液腺中提取的一种由1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称antistasin。它含半胱氨酸残基,能特意地、可逆地与因子Xa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因子Xa的活性,起到抗凝血作用。在亚马逊巨型水蛭中发现一种抗因子XⅧa的物质,称tridegen.含66个氨基酸残基。XⅧa且对其他谷氨酰胺转移酶也有抑制作用,可以全面抑制纤维蛋白单体的交联反应,起到抗凝血作用。③抗血小板作用:92年,connolly等从墨西哥水蛭中提取一种称为水蛭抗血小板蛋白质(leech antiplatelet protein,LAPP)。LAPP具有特异性抑制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94年,Kreezel等从北美水蛭(Macrobdelladecora)中提出一种含3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其三维构象与水蛭素相似,C端的RGD序列与血小板模GPⅡb/Ⅱa相识别,从而抑制了纤维蛋白原介导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④降解纤维蛋白(原)的作用:84年,Malinconico等从亚马逊巨型水蛭中提取一种称为hementin的物质,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原饿特定肽链,从而可以阻止血栓形成和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2)重组水蛭素的抗凝血作用:①水蛭原通过研究水蛭素C端的结构特点,合成一种含酪氨酸硫酸酯基团的12肽片段,称hirugen。它与凝血酶阴离子结合部位相结合,并能抑制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水解作用。②水蛭联(hirulog)为水蛭素衍生物,这些合成多肽含有水蛭素与凝血酶相互作用的结合部位,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
参考文献:王鸿利,于立志.水蛭素的基础与临床.血栓与止血学杂志[J],1998,5(2):86-88、61
3、水蛭素具有抗凝血的作用:国外报道它是凝血酶最强有力的天然抑制剂,且能有效地阻止血栓的形成 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对凝血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抑制血栓的形成。
4、药理作用:抗凝血、抗血栓、抑制凝血酶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凝血酶对内皮细胞的刺激,有效地抑制血管成形手术后内膜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及血管内膜增厚。
参考文献:高秀华.水蛭素的临床应用.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 2001,22(5):273-275.
5、药理作用:抗血小板作用、抗凝。
参考文献:郭旭玲、王颖.水蛭素的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海洋药物杂志[J],2004,(4):50-53.
6、抗凝作用机制:是通过和凝血酶直接结合而发挥抗凝血作用。凝血酶专一性地水解纤维蛋白原上的Agr—GIy键,使之转变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相互作用进一步形成血栓。水蛭素的2个结构域通过不同的机制分别和凝血酶相互作用,抑制其活性。C端长链通过和凝血酶的纤维蛋白原识别部位结合.拮抗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识别;而水蛭素的N 末端核心结构域通过和凝血酶的活性部位结合而抑制它的催化活性。
参考文献:高雪涛,段志强,高 晶. 水蛭素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黑龙江医药[J].2003,16(1):38.
7、水蛭素抗凝机制:①与凝血酶结合后,使凝血酶的蛋白酶解作用和与内皮细胞血栓调理素的结合作用受到抑制;②使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受抑;③使凝血酶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和平滑肌细胞收缩等作用受抑制;④使血栓形成中凝血酶作用于受损血管的收缩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发挥良好的抗凝效果。
参考文献:孟庆义,沈洪(整理)第6例——水蛭素的作用及临床应用(Internet网上专题讨论).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5,7(3):191-192.
8、药理作用:①抗凝作用;机制; 水蛭素与凝血酶的高亲和力能形成一种非共价键的1:1 可逆性复合物,1-47位氨基端结合到凝血酶的极性表面,包围凝血酶的催化位点,54-65 位羧基端的阴离子则通过离子键与凝血酶上的阴离子结合部位连接。水蛭素使凝血酶失去裂解纤维蛋白原的能力,从而抑制凝血酶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凝血酶对内皮细胞的刺激. 并可使两者解离。②抗血栓作用,机制:水蛭素直接靶向凝血酶,能有效地防止纤维蛋白和血细胞结合形成血凝块,并且抑制游离的和凝血块上的凝血酶. 因此可防止各类血栓的形成及延伸。③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作用机制:水蛭素与凝血酶结合可抑制凝血酶同血小板的结合及血小板受凝血酶刺激的释放,并使两者解离,从而使凝血酶激活血小板的作用大大减弱,明显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④对多种细胞的调节作用。 陈萍,李卓明等水蛭素及其重组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9,17(5):390-393.
9、①水蛭素抗凝血作用: 水蛭素抑制凝血酶活性不依赖任何辅助因子,它与凝血酶以非共价键的形式形成1:1不可逆的复合物,抑制游离的和血栓中的凝血酶,而产生抗凝作用。②水蛭素的抗肿瘤转移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值和转移、通过抑制凝血酶活性产生抗肿瘤作用。
参考文献:严令耕,黄臣虎等. 水蛭素抗凝血和抗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11,21(6):667-669.
10、药理作用:①抗凝血及抗血栓,机制:水蛭素直接靶向凝血酶,可有效地防止纤维蛋白和血细胞结合形成血拧块,因此可防止各类血栓的形成及延伸。②对血小板的作用。③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水蛭煎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④降低血脂。
⑤对脑组织的作用。
参考文献:代全国,尹明浩.水蛭素治疗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7.9,30(3):215-217.
11、药理作用:①抗凝血及抗血栓;②细胞保护作用,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③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水蛭煎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参考文献:张桂霞.水蛭素治疗脑血管疾病研究探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8,22(8):50-51.
12、药理作用:抗凝、抗血栓。抑制凝血酶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分泌及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平滑肌增生和内膜增厚等。
参考文献:朱深银,周远大.新的抗凝抗栓剂——水蛭素,中国处方药,2003.3,(3):80。
上一条新闻:暂无 下一条新闻:水蛭素结构及活性